最高法发布“农资打假”典型案例

新闻要闻 2025-09-14 23:43:47 633

 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(记者罗沙)生产、农资打假销售伪劣农资犯罪损害农民切身利益,最高危及国家粮食安全。布典趋之若鹜网最高人民法院31日发布4件“农资打假”典型案例,型案涉及种子、农资打假农药、最高化肥3类重要农资,布典涵盖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、型案“农资忽悠团”进村兜售等典型犯罪手段。农资打假

  据介绍,最高此次发布的布典趋之若鹜网4件典型案例中,有3件对被告人判处了五年有期徒刑以上重刑。型案同时,农资打假人民法院注重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最高经济制裁力度。在张某、布典司某等销售伪劣产品案中,被告人组成“农资忽悠团”下乡兜售伪劣化肥,组织程度高、销售金额大,社会影响恶劣。人民法院对主犯张某和司某分别判处十一年和九年有期徒刑,同时分别判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。

  同时,典型案例突出对种子质量安全的刑事司法保护。其中的2件销售伪劣种子案例中,赵某在没有取得种子经营资质的情况下,购入无任何标签标识的带菌马铃薯种薯予以销售,导致农户种植后疫病流行、植株枯死、薯块腐烂,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;李某柱等销售未经品种审定、纯度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水稻种子,89名农户种植后造成大幅减产或者部分绝收,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。人民法院对上述被告人依法定罪处罚,该重判的坚决予以重判。

  此外,人民法院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多措并举促进惩防结合。丁某、张某平销售伪劣产品案中,被告人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伪劣农资,审理法院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观摩庭审活动,强化以案释法,取得良好法治宣传效果。

[ 责编:钟蕾蕾 ]
本文地址:http://pingliang.hackpro.cn/news/18d8699895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美国对中国实施网络攻击 外交部: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

陈茂波:继续推动香港与亚洲区内不同经济体多层次互动

以戏剧传承红色信仰 北京光明小学举行七一主题党日活动

建立军地律师协作机制

新华社快讯:12日上午,赴韩接运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运

友情链接